第六十一章 祭天大典(1/4)

过了元宵,汇聚在京中的举子就越来越多,大家都是奔着春闱而来。当然又是一波又一波的文会掀起了高,唐师偃都收了许多帖子,每出门,喝得大醉而归。

但叶行远却放弃了装的机会,这次打定了主意低调到底,任何规格的文会都不打算参与。

叶行远现在手正事太多,务虚的活动只能暂时先停一停。而且上了一个层次之后,就会觉得再与一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读书置气,显得有些不够档次。

在省城的时候叶行远就是与抚台、藩台、臬台这样的物来往。如今进了京城,他与皇帝都已经见了好几次面,说了好些子话。既曾同院共嫖,也曾共经患难,要是不怕僭越,几乎可以称一声老朋友。

这叫叶行远哪里还有兴趣去小儿科的去打那些书生的脸?

随着时间的发酵,叶行远的诗名渐渐也传播出来,又因为他以举身份得以封爵。一众举子其实对他都甚为好奇,他越是低调,越发显得神秘,反而他更加名声大噪。

几乎每一场文会之中,都有要提及叶行远,“今定湖省的叶公子可曾来了?又不曾来?可惜,这少年才子,缘悭一面啊!”

也有不服气,嘲笑道:“叶行远不过幸进之辈,他有自知之明,是以不敢与我们正统士来往,是怕被我们嘲笑吧?”

这种言论立刻就被反驳,“幸进之辈能够写得出‘西出阳关无故’之句,你可有与之相当的作品,倒是拿出来瞧瞧?”

每次拿出来打脸的句子不一,凭着各不同的喜好,而会选用不同的句子。不过“春风不度玉门关”、“青山依旧在,几度夕阳红”、“不楼兰终不还”、“古来征战几回”、“犹是闺梦里”等句上镜率都很高。

这种诗才上的碾压往往让无言以对,要点面子的就绝不敢再挑衅。但也有强撑道:“吾辈读书,讲的是圣贤学问,这诗词小道纵然叶行远有些浮才,又有何用?他的文章呢?”

当今天子重文章,妙文出世,必然哄传天下,比之诗词的传播要快得多。叶行远县试、府试和省试连魁,得了个小三元,偏偏没有文章、策论传出来,这一直是让诟病之处。

但也有知驳斥,“叶行远小三元的文章,尽皆封印进京。这一场考试或许是考官老眼昏花看不清。但连着三场考试都得此待遇,只能说是奇才,难道你敢说定湖省官场上上下下,都被他一蒙蔽不成?”

在省试之中封印进京的先例多些,便是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地址发布邮箱:dybzba@gmail.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