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章(3/4)

王仁叹道:“蜀王虽然兵粮足,然则手下无可用,辟处蜀中一隅之地,鼠目寸光,他若不出蜀倒也罢了,一旦出蜀,三五内必然败北,只不知会成全谁的名声。

到时候此必然名动天下,封侯之事也是不得不为。陛下到时候只能捏着鼻子看一场狂欢。”

隆平帝听到这里似有所悟,他并不是愚笨之,王仁点到这儿,他怎么能不明白?蜀王要造反,全朝廷都知道,就他一个不知道,然后大家都冷眼旁观,等着蜀王跳出来在吧唧一下灭了。

那领兵剿灭蜀王谋逆之,必然是新一代的名臣,隆平帝再怎么不喜欢他也得给他封侯——这难道是朝中诸位大佬,给谁准备好的一场升职秀?

隆平帝郁闷起来,这岂不是说明皇家之虽然号称承载天命,但完全就被玩弄于掌之中?

他咬牙切齿道:“若非王卿家,我还不知道朝中之事居然已经到了如此地步。不知他们打算用什么来领这一份大功劳?”

王仁漫不经心道:“陛下又差了,在天下读书看来,士大夫从来都是一个整体,纵有纷争,那也是读书之间的雅事。具体何,何足道哉?无非是各种妥协而已?

比较热门的选,无非是隐居在京师的大儒宇文经、严首辅之子小严相公等罢了,但到时候事起,也未必便是他们领军,看各方撕扯与便利罢了。”

这连刷声望的备选都早准备好了,隆平帝黯然无语。这个朝堂之上,其实没他这个皇帝真不要紧,只要有圣门徒们在,维持这个庞大的官僚系统,世界就能够自然而然的运转起来。

就算有什么变故,他们也有娴熟的一套手段来应对,根本不需要他皇帝来心。

这说起来似乎便是圣天子垂拱而治,但隆平帝怎么想都觉得不对味。当前之世,众正盈朝,隆平帝斗了几十年,也不过只是能够保证一个皇权的基本盘而已。

想要手到真正军政大事,其实都会被委婉的顶回来——或者说朝堂会表示尊重皇帝的意见,但是实际执行,永远还是他们那一套中庸之道。

隆平帝腻味透了,但是这几十年的斗争经验也告诉他,正面硬上对他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处。顶多是两败俱伤,当初推行矿税的时候,皇帝不顾内阁的反对,甚至让他们统统告老还乡,拼的两败俱伤。但是换一批上来,还不是那个死样?

皇权受到了损害,那是永久的,很难恢复。

而官僚们即使受到打压,没过多久就自然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地址发布邮箱:dybzba@gmail.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