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四十九章 不速之客1(5/7)
么说你并没有建立过这样的机构?”
杨晓辉慌忙解释:“我以前是发起过这样的机构。我在大学的时候,跟一些同学发起成立了三农研究会,三农研究会的宗旨是‘发展农村经济,保护农民利益,提携农村青年’。
当时,我们的会员有几百上千之多,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高校。我们组织三农志愿者,到农村调研,体验农村生活,报导农民呼声,我们的影响很大,许多高校都建立了三农研究会,一些老教授和社会知名
士纷纷发言支持我们的行动。但是现在,我已经毕业好几年了,早就不再从事三农研究会的工作了。”
徐虹接着问:“为什么你放着圳劳工服务部的身份不说,非要说你以前在大学的身份呢?你是不是觉得以前的名
比较响亮?”
杨晓辉说了实话:“我这样做,其实都是张锋教的。他说,我的劳工服务部主要是为城市打工者服务,又是在圳大城市,而大张村的张大伯是在归德市的农村,两者离题太远,不容易说动你,如果换成三农研究会就合理多了。”
徐虹:“你一直在圳工作,怎么会突然想到来归德农村替老农民维权呢?该不是也是张锋建议的吧?”
杨晓辉:“可以说是。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,我虽然在城里工作,但一直关注农村农民的新闻。大张村村民起来抗争后,网上传得很厉害,我们很多都看到了。刚开始我只是在内心支持他们,没有想着亲自跑到大张村给村民维权。张锋极力邀请我出面替张大伯维权。
张锋和我都关注农村农民的生活,都想替农民做点事,但是,我们也有分歧。
我认为农民工就是改变农民命运的根本点。留在农村种地的越来越少了,到城市里打工的
越来越多了,农民的收
现在主要靠打工。当越来越多的农民到城市定居,当农民工与城市市民的地位越来越相等时,农民的命运才会真正改变,三农问题才会真正解决。
张锋则认为,无论国家如何发展,国家进步的原动力还是在农村和农民身上,只有农民富裕了,国家才是真正富裕了,只有农民的地位真正提高了,国家才是真正文明了,农民就是国家发展的那块最短板。
他说,大张村事件看起来微不足道,但是,这是农民自发改革自我决定命运的新起点,也是推动国家改革发展的原动力。我们如果给这些村民提供必要的支持,无形中会给三农问题的解决增添力量。
虽然我不赞成他的观点,我还是听了他的建议,毕竟我们这样做是正确的,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