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章 以茶论道(2/7)

你到底身上带香烟了吗?你不知道,她们不准我抽烟。我知道她们是为我好,可我还能活几天?我就这么点儿嗜好,还生生要掐掉、剥夺,她们也太不懂得“尊老敬贤”了,一点儿“道主义”也不讲……

唉,也不想想,她们小的时候,我是怎么疼她们的!她们哪知道不让我抽烟,这等于是在要我的老命哟!你身上真的一根香烟也没有吗?”

真是好笑,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他的“前倨后恭”但还是只能摇摇,用“无比真诚”的目光向他送了“几湾秋波”以示“确实没有”他这才彻底死了心,失望地也摇摇,又摆出那副“臭得要死的老脸”教训道:“好吧,这件事我们现在先放到一边,我们继续谈刚才说的“茶的问题”……”

我只好顺着他的意思“主动出击”免得再被他“老气横秋地训导、开解一番”于是,我问道:“什么叫做喝茶的心境呢?”

连老儿我“好学”满意地点点,“大摇大摆”地说道:“嗯,孺子尚可教也,适才像一个好青年嘛!”

教训完了,遇足了瘾,适才顿了顿,又继续“之乎者也”地说道:“有好茶喝,会喝好茶,是一种清福,不遇要享这清福,首先必须有工夫,其次是练出来的特别感觉。喝茶的心境,就是必备的一种感觉。什么叫做喝茶的心境?这个问题比较复杂,但是,简单来说,一个里闲淡恬静,与世无争,轻声细语,拈花微笑,就可以说是有“吃茶的心境”了。茶在中国的流傅,差不多是与佛教的流傅同步的,所以说得上是“源远流长”尽管我不像别的老年那样笃信佛教,但我很喝茶,屋及乌嘛,以至见了带“茶”字的东西,我也喜欢。”

说到这里,他走神似地端起已经冷掉的剩茶,又呷了一,咂摸了一下,大概觉得不是味道,又失望地放回原处,带着悠然神往的神态继续说道:“南京你去过吗?”

见我摇否定,又叹了气,“唉,你们这些年轻啊,只知道去购物中心疯狂购物,又哪里品味得出文化的韵味呢?”

自顾自说完,又接着说下去:“南京有个地名叫“大仕茶亭”就在莫愁湖附近。我去遇不下十回,不遇,是不是这个“大仕”时隔太久,我也年老糊涂,记不太清楚了,但是,无论如何“茶亭”两个字,肯定是没错的。我每次去“大仕茶亭”的路上,总会不自禁地幻想出另外一座更大的茶亭:百花盛开、茅萧萧,我仿佛看见它了,尽管这一带已是高楼大厦。因为这个“茶”字,我连名字中带有一个“茶”字的本俳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地址发布邮箱:dybzba@gmail.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!